12月底,上海人翘首以待的机场联络线投入试运行。
两个极端位置:从西北面的上海虹桥火车站,到位于东南角的浦东机场,正线全长68.6公里,从最慢的1.5小时,缩短到了最快40分钟。
不愧为上海速度、中国效率。
这条线路的博弈中,有人得意有人失意。
失意者,上海莘庄及其居民。
多年前,联络线是打算在人口密集的莘庄设一个站点的。且莘庄站设了,就没有景洪路站什么事了。
但莘庄人不干,尤其是本地人不干。他们听说联络线通过莘庄会损害他们的利益,就联手“市民散步”,借口一条小河“春申塘”的文化历史,要求联络线改道。
春申君黄歇确实是上海历史文化的起源。但人家地下有知,也不愿意被你这么利用啊,真的是保护文化吗?还是怀着某些私心?
上海本地人就喜欢打小算盘,还站在道德高地上。
那段时间“散步”还挺流行的。厦门通过“散步”驱散了化工PX项目。
市政府都怕“散步”,听老百姓话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
很快,机场联络线再也不提莘庄了,直接提拔了景洪路站和三林南。
联络线一开通,沿途与2、9、10、15、17、19(华泾站规划中)、21(张江站规划中)、27号(张江站规划中),还和磁悬浮线在浦东机场交汇,意外地盘活了上海市南面与东南面的快速交通线路。
尤其是三林南地区,纯属博弈中的意外受益者。
三林南2平方公里范围内,地铁稀少,公交稀缺,打车也很不方便,房价压根没动力上涨。
就在联络线试运行前夕,三林南房价启动了,一个月内上涨了7%。三林南具备了“准地铁”直达的概念,出行效率一下子提高。
莘庄房价受到人口密集程度压缩,上不去,无疑是落寞的。
联络线建设的时候,一大堆人说风凉话,说建成了票价这么贵,没多少人坐的。
可建成当日,人山人海啊。联络线受欢迎。
谁说只有去机场的乘客才能坐联络线啊,上下班出勤一样可以坐啊。市场就是这么用这条线路的。
本来联络线的设置就是方便长三角12座城市乘客空铁换乘,利于大局。
市府是大气,看得比较远;个人只顾着那点蝇头小利,看不到未来。
莘庄很多人现在看到好处了,还在争取市府改主意。市交通委办明确答复了颠来倒去的民意:莘庄交通资源过于密集,不适合再建立大型换乘站点。
你自己要求的听取民意,自己关上了大门。
本来莘庄站设立,乘客从此上车到浦东机场只需要30分钟。
这一争一闹,站点如你所愿取消了,但需绕道景洪路站,多付出4元成本,时间还延长到了45分钟,大大不合算了。
人的眼光要看得远啊。
莘庄,你这个地块当年怎么起来的?本来就是靠地铁。上海第一条地铁1号线的末端延伸到了莘庄,才有这个地区房价的繁荣。
有交通才有房价啊,你忘了这个规律了吗?
小气吃大亏啊。